足底筋膜炎是什麼?詳看足底筋膜炎原因、症狀與治療方法
- admin
- 2天前
- 讀畢需時 6 分鐘

早上起床,一落地就痛到想哭?這可能是足底筋膜炎的典型症狀。足底筋膜炎是香港人常見的痛症之一。本文將帶你深入了解其成因、症狀與治療方法,並分享舒緩痛楚的小貼士。
足底筋膜炎是什麼?
足底筋膜炎是一種常見的足部疾病,主要發生在連接腳跟骨和腳趾的厚韌帶組織——足底筋膜上。足底筋膜是腳底的扇形結締組織,由腳跟骨連接到五隻腳趾。當這個組織足底承受太多衝擊力,便會令足底筋膜產生小撕裂,引起發炎痛症。
足底筋膜炎的常見原因
引致足底筋膜炎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長時間站立或行走:例如教師、零售業員工,需要長時間在堅硬地面活動,對腳底造成壓力。
鞋履選擇不當:高跟鞋、鞋底過薄或缺乏承托力的鞋款,容易令足底筋膜過度受壓。
足部結構問題:如扁平足、足弓過高,或雙腳長短不一,均可能導致壓力分佈不均。
高衝擊運動:長跑、跳舞等活動會為腳底帶來反覆衝擊,加重筋膜損傷風險。
體重偏高:過重會增加足底筋膜的負荷,更易誘發發炎。
年齡因素:最常見於 40 至 60 歲,因筋膜隨年齡退化,彈性下降。
足底筋膜炎的症狀
足底筋膜炎的主要症狀包括:
患者在起床後踏出第一步時,會感到如同「針刺」般的劇痛。
腳跟及足底部位疼痛。
早上起床後或久坐後站立的一刻,疼痛會特別劇烈。
多走幾步後痛楚會稍微舒緩,但若長時間行走或站立,痛症又會惡化。
部分患者會感到小腿肌肉僵硬,繃緊不適。
按壓腳跟部位時,會感到特別明顯的痛楚。
若未及時治療,疼痛可能蔓延,導致膝痛、腰痛等其他部位的不適。
如何舒緩足底筋膜炎疼痛?足底筋膜炎治療方法
透過日常家居護理、物理治療及藥物輔助等,大部分足底筋膜炎患者都能逐步改善症狀,恢復正常生活質素。
冰敷
冰敷患處15至20分鐘,有助減輕發炎與腫脹。可以將冰袋或冰凍水樽放在腳底,輕輕滾動以達到按摩效果,尤其適合於疼痛劇烈時使用。冰敷過程應避免直接接觸皮膚,可包裹毛巾保護,避免凍傷。
抬高腳部
抬高腳部可以減少局部壓力,促進血液循環,減輕腫脹和不適。建議在休息或睡覺時,將腳抬高至高於心臟的位置,有助於改善血液回流並加速筋膜修復。
夜間足部支撐
穿戴夜間足部支撐器,能防止筋膜在休息時過度縮短,確保足底在睡眠時處於伸展狀態,減少晨起劇烈疼痛有顯著效果。
貼紮支撐
使用醫療貼布沿足底筋膜分布進行貼紮,有助於提供額外支撐,分散足底壓力,減少行走時的疼痛。貼紮亦能穩定足弓,避免筋膜過度拉扯,特別適合需要長時間站立或行走的患者。建議由專業物理治療師進行貼紮,以確保效果及避免錯誤操作。
物理治療
當患上足底筋膜炎,物理治療能有效消除痛症及幫助復原。在Avobody 我們提供足底筋膜炎治療服務,當中包括:
手法按摩治療:利用專業手法放鬆小腿肌肉,減輕筋膜壓力,舒緩腫脹與疲勞。
射頻筋膜刀熱療:射頻熱能針對筋膜結節,恢復筋膜彈性並改善血液循環。
激痛點針灸:針灸刺激小腿激痛點,放鬆繃緊肌肉,紓緩筋膜不適。
聚焦式衝擊波:衝擊波破壞筋膜沾黏,促進組織修復,改善慢性疼痛。
以上治療均由註冊物理治療師主理,患者可有效減輕痛楚,放鬆肌肉,逐步恢復日常活動。
藥物治療
患者可根據醫生指示服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(如布洛芬或萘普生),以減輕炎症及疼痛。不過需注意,長期服用此類藥物可能引起腸胃不適等副作用,因此應在醫生監督下使用,避免濫用藥物。
手術治療
對於少數足底筋膜炎的嚴重患者,若經過六個月以上的保守治療仍未見改善,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手術治療。手術主要是切除部分受損的足底筋膜,以放鬆筋膜與跟骨之間的壓力,從而減輕疼痛。
足底筋膜炎復健過程及運動
足底筋膜炎復健過程需要循序漸進,目的是減輕疼痛、恢復足底筋膜的彈性和功能,並增強肌肉力量;過程通常需要數星期到數月的時間不等。以下是足底筋膜炎復健過程的常見運動:
1. 足底筋膜伸展
坐在椅子上,將感到疼痛的腳抬起,翹二郎腿。
用手抓住疼痛腳的腳趾根部,然後輕輕地將腳趾朝向腳踝方向拉伸,直到感覺緊繃。
保持拉伸姿勢約 10秒,然後放鬆。
重複10次為一組,每天做3次。
2.小腿肌肉伸展與肌力訓練
坐在地上腳伸直,上半身直立;用彈力帶或毛巾一端繞過腳底,另一端由兩手抓著。
雙手拉毛巾,將腳往身體方向拉到足底緊繃,維持10秒;接著,腳往腳底的方向踩,維持10秒。
重複5次為一組,每天做3次。
3.足踝活動訓練
雙腳伸直往下壓,像是自由式游泳姿勢,足踝在空中畫圈10秒。
重複10次為一組,每天做3次。
4.腳趾肌力訓練
利用腳趾抓起地上的毛巾,反覆做出抓起及鬆開的動作。
持續約1至2分鐘,每天做3次。
5.腳跟提起
將疼痛的腳放於階梯邊緣,腳跟後半懸空,以單腳站立。
將身體重心置於疼痛腳的腳跟後半,使其往下沉,維持2秒。
疼痛腳用力撐起身體,抬起腳跟後半,維持2秒。
重複6次為一組,每天做3次。
如何預防足底筋膜炎?
足底筋膜炎雖然常見,但透過簡單的日常調整,可有效預防其發生,保護足部健康。以下幾個方法值得注意:
選擇合適的鞋子
為減輕足底壓力,建議選擇具有良好緩衝和支撐功能的鞋款。鞋底的厚度和避震功能能有效吸收衝擊,保護足底筋膜。
拉筋運動
輕柔的拉筋運動有助於拉伸足底筋膜及小腿肌肉,舒緩張力並改善僵硬感。以下是常見的簡單拉筋運動:
毛巾拉筋法:坐在地上,雙腿伸直,用毛巾勾住腳趾輕輕向後拉,保持10-15秒後放鬆。
牆壁拉筋法:雙手扶牆,將一腳向後伸直,腳跟貼地,輕輕拉伸小腿肌肉。
每日進行拉筋運動數次,能有效紓緩足底壓力,減少疼痛。
控制體重
體重過重會增加足底筋膜的負擔,加速筋膜勞損。因此,透過均衡飲食及定期運動,維持健康的體重,有助於減輕足底壓力,保護筋膜健康。
避免長時間站立
長時間站立或行走會過度拉扯足底筋膜,增加發炎風險。應定時休息,改變姿勢,讓足部獲得放鬆。如果工作環境需要站立,建議使用具避震功能的鞋墊,減少足底壓力。
常見問題(FAQ)
1. 足底筋膜炎需要多久才會痊癒?
輕微的足底筋膜炎可能在數星期內痊癒,而嚴重的病例可能需要數月,甚至更長時間。
2. 足底筋膜炎可以做運動嗎?
患有足底筋膜炎應避免高衝擊運動,如跑步,改以游泳、騎單車等低衝擊運動,以減輕足底壓力。
3.足底筋膜炎患者應穿什麼鞋?
應選擇能提供足夠支撐、緩衝,且包覆性佳的鞋款,並確保鞋底具有足夠厚度,以減輕足底壓力。
4. 足底筋膜炎發作,有沒有立即舒緩方法?
發作時可先讓足部休息,避免繼續站立或行走。休息時,可冰敷患處 15–20 分鐘,有助減輕炎症和腫脹;同時可輕輕按摩足弓或用冷凍水樽在腳底滾動,暫時舒緩疼痛。但這些方法只屬短暫緩解,仍需持續配合日常護理與治療。
5. 足底筋膜炎需要做手術嗎?
大部分患者透過保守治療(如物理治療、拉筋運動及藥物治療)已能有效改善,只有少數嚴重或持續超過 6 個月以上仍無法緩解的病例,醫生才會建議考慮手術。手術主要目的是減輕筋膜壓力,恢復足部功能。







留言